首页 |
|
成兰铁路项目部共71公里隧洞全贯通
5月15日,六公司施工的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外移平导顺利贯通,标志着该项目部总共71公里隧道工程全部贯通,为加快成兰铁路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成兰铁路是2008年“汶川地震”灾后恢复重建交通工程,线路穿越龙门山山脉,地处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,地形陡峻,岭谷高差大,地质灾害频发。尤其是项目部施工的跃龙门隧道具有“四极三高五复杂”的特点,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遭遇地震活动断裂带、高地温、高瓦斯及硫化氢、软岩大变形等10多种不良地质,而且还有山体滑坡、危岩落石、大型泥石流等震后次生灾害,是我国在建铁路最为艰难的越岭隧道之一。
项目部自2012年进场以来,紧密结合沿线地质特点,积极进行施工技术和长大隧道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。考虑到施工组织、排水、通风以及后期运营救援等要求,项目团队设计了“平导、斜井、泄水洞”等辅助坑道,采用“2横+3斜+1平+2泄”方案。平导位于3号斜井工区与3号横洞工区左、右线之间,全长9.68公里,是全线最长辅助坑道。至此,项目部全部隧道施工总长度已超过71公里。
在长达十年的鏖战中,项目部面对极高的施工难度和恶劣的施工环境,针对“软岩大变形群洞变形效应”的难题,以“加固稳定、逐个击破”的思路,将原有中间平导位置进行了外移调整,以减弱“群洞”影响。针对洞内有毒有害气体,独创“特长型高瓦斯隧道阶段型动态施工通风技术”,建立“主+局部”的多级通风系统,彻底解决特长型、复杂型隧道施工通风安全及高瓦斯管控的难题。针对大变形采用“主动控制”,结合跃龙门隧道“快挖快喷、快支快锚”的隧道机械化配置配套施工体系,首创软岩大变形两台阶带仰拱(短台阶)快速封闭成环施工法,确保跃龙门隧道施工任务的顺利推进,也为全部隧道顺利贯通创造了条件。
据了解,成兰铁路是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设计时速200km,是继青藏铁路后我国又一条海拔3000米高原修建的“天路”。这条铁路建设开通运营后,将有利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,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实现民族地区团结进步,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